前置協商或調解不成立,才可以聲請清算。
如果協商已成立了,就得毀諾才行,但毀諾事由不可歸責於己,意思就是要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導致您毀諾(例如:家中有新成員出生等),這方面每位法官的認定標準不同,可以直接來電或加LINE
幫您免費評估喔~
清算程序開始後,法院會公告債權表,屆時債務人就喪失財產的管理權,交由清算管理人進行清算財團的彙整、變價、分配。
清算財團的範圍原則上包含債務人的一切財產,但專屬於債務人本身的權利、以及禁止扣押的財產並不算在內,甚至清算程序開始後1個月內,法院得依債務人的聲請或職權,審酌其生活狀況,以裁定擴張不屬於清算財團的財產範圍。
分配財物給債權人後即清算程序終結。
分配結束即清算終結,依消債條例的規定,除不免責債權之外,法院應裁定債務人免責,免責確定,即免除債務人剩餘債務的清償責任。
若法院裁定不免責,那麼債務人就得繼續還款,直到規定數額,再向法院聲請免責。
債務人如有下列情形之一,法院將為不免責裁定(債權人若同意則不在此限):
一、債務人收入扣除生活必要費用之後仍有餘額,而債權人分配到的金額又低於其餘額者。
二、7年內曾受破產法或消債條例免責。
三、故意隱匿、毀損財產,或其他不利處分致債權人受有損害。
四、捏造債務、或承認不真實的債務。
五、2年內消費奢侈商品或服務、高額賭博或其他投機行為。
六、1年內隱瞞清算原因,與他人交易致生損害。
七、故意於財產及收入狀況說明書為不實記載,致債權人受有損害,或重大延滯程序。
法院裁定開始清算程序後,債務人生活將受到限制,比如:不能搭計程車、吃高檔餐廳、買名牌等,並且法院得限制出境,非經允許,不得離開居住地。
此外,債務人從事職業的資格或權利也會受到限制,大約有121項工作或權利受影響,例如:不得擔任律師、會計師、公職人員候選人、不得委託證券經紀商買賣股票等。
想要解除上述限制,需等免責裁定確定後,向法院聲請復權,如此便可重建社會生活,即使未受免責裁定,自清算程序終結之翌日起3年,也可提出復權聲請。
依上述案例,簡小姐因清算程序減免了$577萬的債務,透過清算程序,龐大債務不再是沉重壓力,雖然法院程序曠日廢時,但是法律協會將會陪您一步一步走完,最終以時間換取空間,將沉重債務解決,還您一個輕鬆無負擔的美好生活。
清算程序與更生程序類似,其進行過程都比較冗雜,當中亦有許多事項需要足夠的經驗、或者專業知識,法律協會能提供您專業及經驗的協助與支持,處理起來必更為得心應手。
債務壓力,法律協會與您分擔,風雨路上,我們攜手同行。
提供免費諮詢服務,聯絡電話:0809-015-868。